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9站  新社紫保宮

先民自大陸渡海來台,定居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吳厝湖底庄,
時值瘟疫猖獗,清道光年間(西元:1829年)恭請大帝分靈恭奉
,瘟疫絕跡,安居樂業,信眾尊稱:『鎮公伯』。
俟民國四十五年政府"陽明山計畫"征地遷徙分散各地,大帝隨
庄民移駕新社鄉新四村,逐年隨爐主易地奉祀;迨至民國八十一
年本村王桂女士慨贈基地,大帝起駕,諭旨籌建廟宇,本村三十
餘戶村民集腋成裘,遐邇善士慷慨解囊,募得建廟基金,於翌年
動工興建,實蒙神佛庇佑,信眾同心協力,民國八十三年九月竣
工,同年二十八日恭請保生大帝.觀世音菩薩暨諸神入火安座,
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六日慶成大典。
105/10/28。
地址:台中市新社區協成里協中街227號

2.jpg

3.jpg

4.jpg

5.jpg

5-1.jpg

5-2.jpg

保生大帝

6.jpg

7.jpg

8.jpg

9.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11.jpg

龍邊供奉:觀音佛祖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8站  觀音溥濟宮
溥濟宮奉祀保生大帝始於前清嘉慶十二年,以來既逾貳佰有餘年之悠久
歷史,香煙鼎盛.神靈赫耀,素以仁術濟世常施禱雨解災,被百姓德惠萬民
各處欽頌到地咸仰然,因宮宇陳舊久,受風以致屋漏牆斜壁頹樑朽,無法修
復;恰於民國五十二年夏秋之間台省苦受旱魃,凡有農作物皆已枯萎面臨
不救慘狀,是時觀音新屋暨其他鄉村眾信士齊集大帝神前禱告求雨解災,
同時,恭向大帝叩許重建廟宇大願,越曰果蒙降下傾盆甘霖,萬象甦生,眾
信加額慶幸,感戴神恩懇切遂提建廟之議,嗣由各村眾信士發起修建會議
召開信徒大會,眾推鄉紳梁乾旺為修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阿水.朱泉為副
主任委員,又得全體委員踴躍參加協助,並承眾信士慷慨樂捐鉅額,隨於民
國五十三年農曆十月十一日著手興工,繼續推行至民國五十九年農曆十月
告竣,歷時六個年,總經費新台幣壹佰伍拾餘萬元,完成現在美麗堂皇之古
風現代化宮宇。
105/10/26訪。
地址:桃園市觀音區保生里仁愛路二段417號

2.jpg

3.jpg

4.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0-1.jpg

11.jpg

12.jpg

14.jpg

龍邊供奉:南斗星君  虎邊供奉:北斗星君

15.jpg

16.jpg

手繪十殿閻羅畫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7站  永安保生宮
保生宮主祀保生大帝,源前清,先祖來台闢拓時,為求渡海遷徒旅程平安,
又初至蠻荒,茅茸初草,足慰依籍,求安保福,故由大陸家鄉敦請來台供奉
自宅,晨夕膜拜,虔誠有加;嘉慶年間,有官方徵租者郭龍明,至本庄佃徵收
農租,佃戶紛紛完納,唯吳姓佃戶,因農物欠收,無力完納付糧,經辦事郭龍
明審查,憫其處境,乃以家中供奉神尊邸納,郭君逐請神尊返自宅奉厝恭祀
,適時大旱五穀欠收,民不聊生若不堪言,村眾逐至郭府祈神降潤,以解民疾
,翌日普降甘霖,兆象顯照,嘉惠萬民,感皆額首稱度,虔感神恩,爾後帝名聲
遠播,遐邇皆知,善信日廣,黎眾沐神恩,參香頂禮,膜拜者絡繹不絕,家廟地
隘不敷所用;有志者郭朝窓.劉吉.葉明露.葉記昌.陳玉才.葉成.葉祖乾.黃
禮醮.黃金田.歐龍輝等人發起建廟,於民國53年動土興建,至民國55年竣工
,民國61年建醮名曰"保生宮",民國73年南北廳落成,現廟為民國96年重修
至民國98年完工。
105/10/27訪。
地址:桃園市新屋區永安里保生路51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保生大帝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龍邊供奉:天上聖母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6.jpg

19.jpg

太歲殿 禮斗殿

23.jpg

26.jpg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6站  溪州指源宮

指源宮奉祀楊府真人.孫府真人.吳府真人.許府真人
.哪吒三太子.五谷仙帝及福德星君,民國六十年辛亥
正月二十四日開宮建廟,民國六十二年癸丑十一月十
六日慶成福醮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105/10/27訪。
地址:新竹市溪洲路59巷22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文 武判官

7.jpg

8.jpg

9.jpg

鎮殿  楊府真人

10.jpg

孫府真人

11.jpg

吳府真人

12.jpg

許府真人

13.jpg

楊府真人

15.jpg

16.jpg

龍邊供奉:五穀先帝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7.jpg

18.jpg

濟世堂

19.jpg

20.jpg

21.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5站  大園仁壽宮

仁壽宮奉祀之感天大帝係於清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由福建省漳州府
彰浦縣人許文量恭請來台,初奉安於民家,緣大帝乃繼往開來,神靈赫濯,為
民消災解厄及醫治萬病,無論何種疾患,俱皆藥到病除,譽播遐邇,為此男女
老幼感激大帝恩惠,逐於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八月十日,由大坵園地方
人士李登.許阿斗等人發起勸募緣金壹仟貳佰元,擇地現址建設土角造茸瓦
廟宇,曰『仁壽宮』以奉祀大帝。
及至光緒二十二年(日據明治29年),被日本暫為新埔屬大坵園支屬辦公廳,
時眾信士捐獻金承買大坵園四十番地支民房而遷大帝奉安之,至光緒二十七
年(日據明治34年)日本因大坵園支廳廳舍建築完竣,將仁壽宮交還大帝,於
是在由信徒募資重行修復而返宮,迨至民國六年(日劇大正六年)因天災亢旱
,群請大帝祈雨,果顯奇蹟,天降甘霖,於是地方士紳大舉重修將前殿改為磚
造,民國54年進行第二次重建,將就廟不拆除,於民國56年10月10日竣工,成
為堂皇壯麗之大廟,民國97年有感於廟宇老舊並因道路拓寬,廟埕顯狹小,並
增購土地進行第三次重建,至民國102年全部完竣。
105/10/27訪。
地址:桃園市大園區大觀路18號

1-1.jpg

1-2.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感天大帝 (保生大帝"許真人")

8.jpg

鎮殿 感天大帝

9.jpg

劍童 印童

10.jpg

11.jpg

11-1.jpg

感天大帝 二鎮(原舊廟鎮殿)

12.jpg

12-1.jpg

感天大帝 老祖 (開基正駕)

13.jpg

感天大帝 二祖

13-1.jpg

感天大帝 三祖

13-2.jpg

感天大帝 武祖

14.jpg

1F正殿兩邊供奉:觀音佛祖 文昌帝君 關聖帝君 福德正神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廟內兩側彩繪:二十四節氣

18-1.jpg

18-2.jpg

19-1.jpg

19-2.jpg

19-3.jpg

19-4.jpg

沿革

20.jpg

21.jpg

感天大帝 聖蹟

22.jpg

23.jpg

24.jpg

石雕階梯 (感天大帝誕生)

25.jpg

25-1.jpg

石雕階梯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26.jpg

26-1.jpg

27.jpg

28.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4站  灰磘港天封宮

天封宮主神李府千歲,於清康熙五十年間,由灰瑤港陳姓先祖禎鄧公,
自大陸福建省南安縣十八都打鐵巷口,飄洋過海,恭迎來台奉祀,因神
靈顯赫信眾日眾,始由陳姓擴及外姓,由本庄延伸外地,聞名前來迎請
參拜,隨後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增塑吳府千歲(分靈自南鯤鯓代天府)及
太子爺金身,乾隆三十七年恭塑觀音佛祖金身(分靈自屏東豬母耳)吳
府夫人金身,乾隆五十年塑保生大帝金身(分靈自學甲慈濟宮)乾隆五
十三年塑黑虎將軍,以供各地善男信女參拜,歲次己未年臘月,鑑於近
年來神威遠播,香火鼎盛,信徒與日俱增,而無一適當場所奉祀列位尊
神,並為感念神靈保佑遂倡議廟,各方信徒聞訊蜂擁而至熱烈響應,次
年端月成立興建委員會統籌建廟事宜,由本宮吳府千歲扶乩親勘廟地
,並奉玉旨之名為天封宮,於是四處徵求建廟藍圖,並深入全省各廟宇
參觀比較,延聘各地雕塑營建名師參與工事,於庚申年荔月動土鳩工興
建,至辛酉年(民國七十年)葭月全部竣工安座入火,舉行落成大典。
105/10/22訪。
地址:台南市北門區玉港里64之1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7-1.jpg

7-2.jpg

                    吳府千歲                  李府千歲                   保生大帝

8.jpg

開基 李府千歲

9.jpg

開基 保生大帝

10.jpg

開基 吳府千歲

11.jpg

吳府夫人

11-1.jpg

鎮殿 李府千歲

12.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3.jpg

鎮殿 吳府千歲

14.jpg

後殿 安山寺 主祀:觀音佛祖

20.jpg

21.jpg

龍邊供奉:玉皇上帝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22.jpg

23.jpg

兩側:十八羅漢

24.jpg

25.jpg

聖籤 藥籤 籤詩 沿革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7.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3站  後庄興濟宮

據光緒二十年鳳山縣采訪冊所記:保生大帝廟,一在後庄,縣東六里,屋五間,
額保興宮,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戴國英修建。
割台之後日人整飭島內交通,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鳳山至
九曲堂間增設後庄驛,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基於軍事之需,公路拓寬,原
後庄保興宮被迫遷移,由於皇民化運動時期,進行寺廟整理,神佛歸天難計其
數,幸有庄民致力迴護,大帝神像暫奉民宅,得保香煙不墬,直至光復初期社會
動盪,雖物力艱辛乃將民宅改建簡易廟堂(公厝),民國66年,社會經濟漸好轉,
信徒日增,公厝更顯狹小,經地方仕紳戴正言.蔡老課發起重建,同年11月18日
,奉神進宮安座,因時代變遷寺廟空間使用不敷,原大帝奉祀二樓敬奉不便,加
上廟前道路拓寬,民國100年由主任委員戴正言委員吳正好提議,後庄里長黃義
荃女士四處奔走,總計募得建廟基金兩千餘萬元,同年8月13日起動工,至104年
12月陸續完工,並擇於106年農曆3月13日舉行入火安座,隨後於3月17~3月19日
舉行慶成祈安三朝清醮。
106/5/13再訪
地址:高雄市大寮區鳳屏一路331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開基 保生大帝

11.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2.jpg

鎮殿 溫府千歲

13.jpg

鎮殿 池府千歲

14.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普渡公爐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太歲殿

23.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2站   仁美保民宮

仁美保民宮供奉主神保生大帝,源自先民於三百六十二年前(西元:1645年),
為求工作順利閤家平安,由台南府城頂大道公廟(興濟宮前身)恭請神靈(分靈)
至本境,輪流奉祀在信徒家中廳堂為守護神,供大家膜拜,以爐為主,最後供奉
在弟子吳正雄家中廳堂迄今,香火鼎盛,神威顯赫,庇佑鄉民閤境平安,四時瑞
景,鄉民感仰恩澤曾於民國八十三年間籌劃募款興建廟宇,因信眾共識不一而
放棄;民國九十三年五月間弟子吳永承因蒙受大道公祖神恩顯赫感召,成立管
理委員會,由吳光訓擔任主委與委員.爐主.頭家等每月農曆二.十二.二十二日
定期開壇濟世,有觀音佛祖.順天聖母.吳府千歲.天虎將軍等眾神佛共襄盛舉,
為信徒消災解厄,指點明途利路,歷經半年後,在機緣之際,覓得此一聖地,經商
討結果,向大道公祖請示,獲得連擲五聖杯允諾同意,之後倡建廟之議,經召開
信徒大會決議通過,民國九十四年玉旨賜宮名為『保民宮』,同年成立興建委
員會,歷經兩年竣工,民國九十六年農曆十一月十一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105/10/23訪。
地址:高雄市鳥松區仁美里美山路247-1號

2.jpg

3.jpg

4.jpg

4-1.jpg

5.jpg

          吳府千歲           保生大帝              觀音佛祖

5-1.jpg

鎮殿 保生大帝

6.jpg

鎮殿 觀音佛祖

7.jpg

鎮殿 吳府千歲

8.jpg

開基 保生大帝

9.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0.jpg

11.jpg

抽藥籤流程順序

14.jpg

廟內 龍虎邊彩繪

15.jpg

16.jpg

神尊聖誕千秋日

17.jpg

沿革

18.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1站  馬山厝永安宮

永安宮是東勢鄉四美村馬山厝的信仰中心,主祀木吒太子元帥與
保生大帝二神尊。根據本宮沿革碑記所載:福建省移民來台開墾
時,自故鄉迎奉太子元帥香火東渡,暫厝於斗南龍虎堂,太子元帥
蒞台後凌雲遨遊,選擇靈地吉穴,作為護國安民.弘揚道法的基地
,當時馬山厝蒙神恩垂青幸駕,境內居民無不虔誠信奉,木吒太子
元帥(西元:1750)鎮駐馬山厝至今二百六十四年期間,曾先後取乩
濟世,嗣後保生大帝又蒞境施藥救民,二神聖神威互濟,馬山厝居
民沾濡神庥,民康物阜,廣納四方迪吉,境民代代傳承信仰之道,叩
禱如儀,禋祀不絕,有歌頌曰:「太子爺,太子爺,代天宣化,駕輸巡
狩,誼子滿天下; 吳保生,吳保生,仁慈為懷,護佑蒼生,義行照汗青
」。
由於太子爺.保生大帝二神聖駐駕馬山厝以來,神威昭顯,蒙恩受惠
之信徒銘感五內,亟思建廟以貺答神恩,民國七十年馬山厝旅外先進
暨各方信士熱誠策劃與贊助廟宇興建工程,於是境內信徒推舉村里
熱心虔誠人士組成籌建委員會,從擇地.鳩工.估貨,以至於監管工程
進度等等繁雜事務,都統由委員會全權負責處理,民國七十一年農曆
十月十三日順利完工落成,擇吉於同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行入火
安座大典。
105/10/6訪。
地址:雲林縣東勢鄉馬山厝永安路32之1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木咤太子元帥

11.jpg

                       包府千歲           木吒太子元帥          保生大帝

12.jpg

鎮殿 木吒太子元帥

13.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4.jpg

鎮殿 包府千歲

15.jpg

開基 木吒太子元帥

16.jpg

開基 保生大帝

17.jpg

18.jpg

開基 包府千歲

19.jpg

龍邊供奉:釋迦佛祖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20.jpg

21.jpg

24.jpg

25.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230站  蘇厝寮寶興宮

本村世鄉紳蘇媽挑,故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鳳尾山深山保,奉持
保生大帝金身,於明末追隨廷平郡王渡台,解甲歸田,率邑人於
營頂東茅草埔暫止,旋遷至將軍溪中游蘇厝寮定居,因地處荒僻
,無醫療設施,村民輕重疾病,悉禱之於真人,精誠所至,應驗如響
,百載以還,神蹟昭著,得使本庄家和人健,村運昌隆,洵乃保生大
帝之蔭庇。
百歲以降,村民世受真人德澤,昔日所建公厝,設備簡陋,地勢低窪
,積水為患,經全體族親協議興建廟宇,組成興建委員會,乃於民國
七十二年農曆二月十六日破土奠基,施工期間經各地鄉親及信徒
大德之慷慨樂助,暨全體委員同心協力,終於民國七十四年農曆二
月十三日竣工,舉行鎮座落成大典。
105/9/23訪。
地址:台南市佳里區興化里390號之2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11.jpg

保生大帝

12.jpg

13.jpg

1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