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90站 佳里青龍宮
青龍宮所供奉之保生大帝金尊神像,係明永曆十五年,即清順治十八年
(西元: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民渡海來台時,為祈祐護航渡海,
軍民平安,其忠貞軍民洪文德奉命在福建青礁慈濟宮奉請之保生大帝
神像金尊,入台江內海,初登陸於古稱馬蹄埔之陸嶼(約現七股區永吉)
暫時結廬奉祀,後經含西港水路航入於土庫庄(現西港東北角處)。康熙
十二年(西元:1673)建廟奉祀,草創署名『青龍宮』。實乃追遠溯源其
初享廟食之始地-『青礁龍湫庵』。
時因神靈顯赫,住地軍民均視為精神堡壘,祈安植福,其浩蕩神庥,初廟修
葺多次,歷經九十一年春秋,於乾隆二十八年重建。
古時,含西港係當時大陸與台灣商旅船隻直駛入內地商埠土庫碼頭湖潭
唯一水路,而湖潭係鯉魚穴所形成,湖潭內鯉魚成群,古稱鯉魚潭,故往
返商旅船隻均停泊於此湖潭碼頭裝卸貨物。居民全盛含打鐵庄約二千餘
戶,庄上草廍油車林立,盛極一時,鼎盛時亦分頂.下土庫。
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庄民協議以數千圓再次重建,然滄海桑田,歷
經天災地變,地理環境隨日月而異,含西港河道日漸狹窄,庄上居民亦日漸
他遷 ,同治初年大地震,廟宇受損嚴重,同治九年當地資產家許胡,首倡發
起重建,庄內居民三百餘圓重修改建。但在光緒九年一次大風暴,又肇致
廟宇傾斜破損,當時庄眾已稀少,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土庫庄民僅存二.三十
戶,日治大正十五年(民國十五年)終至毀壞倒塌,時祭祀公業廟地管理者
許遍之子許鬧碖成立五人小組於每年大道公生土庫廟地依舊酬神演戲,後
二大帝神尊隱於安定鄉管寮民家,老大帝軟身神像則暫祀"西港慶安宮",
直至土庫居民謝寬之子謝馬力於佳里八六九番地創臨時宮廟,始迎回舊時
古廟之神尊,定廟號為"龍安宮"後因顯赫,信徒日增,當地信眾居民乃倡議
重建,並於民國七十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民國七十八年興工起造,翌年七十
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入火安座,重現巍峨大廟,奉大帝鸞示:恢復古早土庫廟
號『青龍宮』,為今日之規模。民國九十七年另於土庫舊廟地建立保生大
帝紀念公園藉以緬懷先民來台開墾之艱辛與見證古時大道公創立之基業。
106/1/15再訪。
地址:台南市佳里區延平路42號







正殿

開基保生二大帝

保生老大帝

鎮殿 保生老大帝

出巡 保生老大帝

鎮殿 保生二大帝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武聖殿奉祀:關聖帝君 武龍德君(武財神)


保生大帝 關聖帝君 武龍德君(武財神)




懸壺濟世














保生大帝紀念公園(指示牌-位於西港區中央公路(台19線)南寶橡膠廠圍牆邊)







丙申年青礁亭遙祭福建青礁慈濟宮盛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