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南地區 (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26站  善化園頂角普濟宮

明末清初先民由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祖廟慈濟宮,恭請神像到
台灣安奉神位於善化庄九間厝之建祠,朝拜是時大帝體恤蒼生大顯神威,凡眾
生虔誠參拜祈求者求病莫不藥到病除,求事莫不如願以償,為此香火日漸鼎盛
成為庄民敬仰之堡壘,到了日據時代因九間厝遷庄將小祠拆除移徒到善化圓頂
角現址,直到民國八十年八月眾爐下深感有廟宇過於簡陋,務須重建以符時代
及實際需要,結果公推徐茂成先生擔任重建主任委員經徐先生積極奔走,鳩幕
於民國八十年底動土興建,經由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六日耗資一千三百餘萬元正
順利竣工落成安座。
106/7/28再訪
地址:台南市善化區文正里中山路560號

3.jpg

4.jpg

4-1.jpg

6.jpg

7.jpg

8.jpg

鎮殿 保生大帝

9.jpg

開基 保生大帝

10.jpg

11.jpg

保生二大帝

12.jpg

保生三大帝

13.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14.jpg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5.jpg

16.jpg

16-1.jpg

17.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22站  七股九龍宮

清道光二十二年(西元:1842年),先民前往北門郡槺榔庄,南鯤鯓代天府五王廟
,乞求吳府三千歲三王爺分靈迎回奉祀,當時共有十二戶先民參加,因河道遷移
洪災,經三王指示往西北方七股份可做定居拓墾即是現址;保生大帝,係先民前
往學甲慈濟宮乞求分靈,初期參拜奉祀先民為十二戶,分居看坪.七股.塩埕地溪
南.十一份.玉成,日後七股看坪兩村共同祀拜,當時廟宇未建,祭祀神壇設置爐
主家中,民國四十年各角頭耆老咸感擇地建廟,經三王降駕點定格局二月興工並
於同年十一月竣工,廟署"九龍宮",並制定每三年一次回南鯤鯓代天府過爐乞水,
民國71年改為管理委員會,民國82年重建,民國86年竣工。
105/4/22訪。
地址:台南市七股區七股里95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鎮殿 吳府千歲

9.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鎮殿 中壇元帥

11.jpg

吳府千歲

12.jpg

保生大帝 老祖

13.jpg

保生大帝 新祖

14.jpg

開基 中壇元帥

15.jpg

王令

16.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7.jpg

18.jpg

廟內裝飾彩繪

19.jpg

20.jpg

舊廟照

21.jpg

神誕表

22.jpg

沿革

2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3112780_1173486286003224_3538555216358596981_o.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21站  山頭社澤清宮

明鄭時期,陳姓先祖由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深青里的『澤深宮』
,迎請保生大帝神像渡海來台,自二仁溪出口登陸,定居於當時地名"山頭社"
(許丹坑)陳宅,清康熙年間台灣南部飢荒,人民無以為生,為求神明庇佑,山
頭社居民於康熙五十一年(西元:1712年)倡議醵金建廟,初名為『大道公廟』
,日治初期,山頭社廢庄,山頭社羅.曹.謝.辛.陳.許.李等七姓族人遷居大甲
庄,至大正七年全部遷離,導致山頭社廢庄,翌年初,上述七姓信徒為挽狂瀾,
殿宇得以保全,香煙永續綿延,仍商議鳩資在永寧庄大甲三九七號,今行大街
三四一巷二六號西側,改以坐北朝南方位重建,翌年十月竣工安座慶成,管理
人先後為謝成和謝坤,本廟原有廟產約十一甲,出租作為本廟各項經費,民國
三十五年,由管理人謝坤倡議將十一甲廟產分成十二分給上述七姓信徒耕種
,各姓持分不一,分別為謝姓五份.許姓二分.邵.李.辛.陳.盧等五姓各一份,
從此本廟開支由這七姓信徒負擔,因廟宇年久失修,破舊不堪,耆老李進財.許
金水.辜萬能等於民國六十年初倡議重建於當年動工興建,至民國六十一年竣
工並改廟名為『澤清宮』,同時舉行三朝祈安慶成醮,民國九十三年鑑於格局
狹窄.堂廟剝裂,經保生大帝旨意於原址重建,民國九十四年動土重建,於民國
九十八年竣工,並舉行安座大典,民國一百年,舉行五朝祈安清醮。
105/4/16訪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二行里中正西路360巷60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康元帥   趙元帥

7.jpg

8.jpg

保生大帝

9.jpg

池府千歲

10.jpg

中壇元帥

11.jpg

保生大帝

12.jpg

池府千歲

13.jpg

中壇元帥

14.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5.jpg

16.jpg

17.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8.jpg

19.jpg

五營

20.jpg

兩側壁面 三十六官將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廟正門地板

26.jpg

27.jpg

廟旁 月老殿

28.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20站  牛稠子保華宮

保華宮主祀保生大帝為本庄(牛稠子)鄭氏祖先自福建漳州府漳浦縣第三都
嶺門鄉奉請神像隨鄭成功來台,原專奉為鄭氏家族之守護神,因大帝靈驗非
常,能解庄民災厄,逐漸為庄民所崇祀本庄緊鄰台南機場,中日甲午戰爭,砲
火隆隆,庄民殊無損傷,所徵本庄軍伕亦均平安歸來,皆大帝庇佑,後由鄭氏
家族捐地,私祠轉為公祀,於民國六十三年動土建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落成
,定名『保華宮』,因香火鼎盛,原廟大殿不敷使用,經請示大帝旨意,地方人
士集資出力原址擴建,於民國九十三年拆除,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動工,並於民
國九十六年十二月竣工。
106/9/24再訪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保華路243號

2.jpg

3.jpg

4.jpg

5.jpg

江仙官   張聖者

7-1.jpg

8-1.jpg

正殿

6.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開基 保生大帝

14.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19-1.jpg

19-2.jpg

19-3.jpg

20.jpg

廟右側供奉:田都元帥

21.jpg

22.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19站  加輦邦保濟宮

原先保生大帝奉祀於今南勢里"保濟寺"之處,清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
建廟,後因頹毀,保生大帝遷移至今處,原來之地後由佛教徒接手整頓改為修
行場所,今廟貌於民國70年落成。
105/4/22訪。
台南市麻豆區北勢里加輦邦10-9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鎮殿 保生大帝

8.jpg

保生二大帝

9.jpg

10.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1.jpg

12.jpg

13.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18站  苓子林保聖宮

苓子林庄居民共祀保生大帝,神像源自福建,三百年無固定神庥,年年
由爐主輪流奉祀民家,民國七十一年信眾咸以神恩浩蕩,神像流離失所
有辱威靈,倡議新築廟宇,庄民踴躍捐獻,計得新台幣六百餘萬元,歷時
一年,神殿卒告落成安座,廟曰保聖宮。
105/4/22訪。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小埤里苓子林7之8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保生大帝

9.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17站  草店尾良皇宮

明永曆年間,延平郡王鄭成功領台時,現麻豆區興農里(原名草店尾)吳姓祖先
(佚其名諱),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青礁渡海來台墾殖,迎請保生大帝.土地公
.灶門公等在吳家奉祀,之後族群繁衍,保生大帝仍成為族人守護神,吳姓祖先
定居麻豆社草店尾後,歷經三百餘年,卻因經濟凋敝,未能建廟奉祀,民國60年
族內耆老吳貞.吳竹琴.吳令及眾信徒倡議集資建廟,終於民國62年完成,奉大
帝指示取廟號『良皇宮』。
民國79年成立管委會,現廟於民國91年動工,民國93年11月落成。
106/2/22訪。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自由路9-1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正殿:保生大帝

10.jpg

江仙官  張聖者

11.jpg

12.jpg

保生大大帝

13.jpg

保生二大帝

14.jpg

保生三大帝

15.jpg

鎮殿 保生大大帝

16.jpg

鎮殿 保生二大帝

17.jpg

鎮殿 保生三大帝

18.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9.jpg

20.jpg

廟前 五營大將軍

21.jpg

正殿兩側:龍邊壁面交趾陶(絲線把脈) 虎邊壁面交趾陶(皇帝賜匾)

22.jpg

23.jpg

23-1.jpg

橫樑彩繪

23-2.jpg

23-3.jpg

鐘樓天發板彩繪(吳真人點龍眼) 鼓樓天發板彩繪(吳真人醫虎喉)

24.jpg

25.jpg

壁面石雕

26.jpg

26-1.jpg

丙申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

26-2.jpg

丙申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鎮宅大符

27.jpg

丙申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普渡植福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丙申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祈安繞境(蜈蚣陣)

36.jpg

37.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16站  番仔寮應元宮

應元宮草創於清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當大陸福建霞陽祖地
祖廟『應元宮』廟匾,時乃由唐山祖居地,漳州府海澄縣之楊姓.
陳姓.謝姓等先民,奉請家鄉之神祇「保生大帝」「關聖帝君」
「呂山通使」「楊家祖神」渡海來台,於此墾屯定居,時僅築草寮
奉祀之,偶有疾病禱之即不藥而癒因而香火鼎盛,儼然成為楊姓族
人及拓荒聚眾之精神寄託。
乾隆三年(西元:1783)遇颱風摧襲草廟頹損崩塌,遂籌資鳩公再建
廟宇,安座奉祀,此時尚未命名,直至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授軍
功七品之楊應孝公,有感諸神聖及祖先神位屈居陋室,未有正名之
堂安祀,乃號召各房耆老協商募款籌建正式廟宇,並且承襲用祖籍
之『應元宮』為名,以昭來台始祖功績,並期勉後世子孫光前啟後
之意於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三月竣工入火安座,同時舉行慶成
祈安清醮,時廟堂乃坐西朝東。
在歷經一甲子的歲月洗禮,廟貌日益斑剝,遂由楊忠獻公與楊金榜
公等,於民國12年發起第二屆籌建會決議,改建堪輿始定位坐北朝
南,並於民國16年完成竣工,後經日據時期,嚴禁民間信仰,燒毀神
像神器,對廟宇恣意搗毀廟貌摧殘殆盡,幸於民國52年由楊新迪公
發起重修整建,並增建拜亭,為第三次重建,直至民國70年8月由楊
炳連公為首之第四屆籌建委員會,有感於架椽樑門之杉木,年積月
累腐蝕斑斑,為光先人基業及報答神明庇祐之恩,乃群集地方碩德
之力,敦請時任縣長之楊寶發宗親,於同年10月25日動土興建,遂於
民國73年1月2日竣工。
106/9/24再訪
地址:台南市佳里區漳洲里番仔寮200號 

P1750085.jpg

P1750080.jpg

3.jpg

4.jpg

5.jpg

八卦藻井(內圈三十六官將,外圈二十四節慶)

6.jpg

7.jpg

8.jpg

正殿: 呂山通使  保生大帝  二郎神尊

9.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鎮殿 二郎神尊

11.jpg

鎮殿 呂山通使

12.jpg

保生大帝

13.jpg

14.jpg

二郎神君

15.jpg

呂山通使

16.jpg

17.jpg

殷府千歲

18.jpg

天狗將軍

19.jpg

20.jpg

左偏殿供奉:天狗將軍

20-1.jpg

20-2.jpg

右偏殿供奉:福德正神

20-3.jpg

20-4.jpg

應元宮史誌

20-5.jpg

廟宇彩繪

20-6.jpg

20-7.jpg

20-8.jpg

20-9.jpg

20-11.jpg

20-12.jpg

20-13.jpg

憨番扛廟角

20-14.jpg

20-15.jpg

後殿:楊氏宗祠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12站   新化洋子大帝宮

原稱『大道公廟』,俗稱『開台大道公廟』,又稱『廣儲東里大道公廟』
。民國三年(日治大正三年),重修始改今名,據臺灣縣志卷九雜誌記載,
大道公廟建於荷據時期,卻無正確資料可資考證,民國六十三年再度重修
時,在重行塑裝佛像金身時,乃南海佛祖金身背部發現刻有「明萬曆丙辰
年弟子蔡保禎造」字樣 (佛像係青斗石雕刻)。
按明萬曆丙辰年為公元一六一六年,較鄭成功登陸台灣猶早四十五年,由
此可證大帝宮明崇禎年間(荷據時期)所建。
105/10/30再訪。
台南市新化區豐榮里洋子127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縣令 江仙官

12.jpg

主簿 張聖者

13.jpg

14.jpg

保生大帝 分靈

15.jpg

16.jpg

17.jpg

正殿內 保生大帝

18.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9.jpg

龍邊供奉:文昌帝君

20.jpg

虎邊供奉:玄壇元帥

21.jpg

後殿主祀:南海佛祖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善財   良女

26.jpg

27.jpg

南海佛祖

29.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35.jpg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36.jpg

兩側 十八羅漢

30.jpg

31.jpg

民國六十三年再度重修時,在重行塑裝佛像金身時,

乃南海佛祖金身背部發現刻有『明萬曆丙辰年弟子蔡保禎造』字樣

32.jpg

證明此廟『明鄭時期』所建

33.jpg

3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9站  西平寮慈良宮

慈良宮主祀保生大帝,配祀中壇元帥.黑虎將軍,為西平寮的信仰中心,
民國70年桐月落成,土地登記在高清芳名下,建物由爐下及海外鄉親集
資興建,建物登記在高氏宗親公厝名下,經管委會多年努力申請法院仲
裁,土地及建物所由權於民國100年變更為"慈良宮"成為合法廟宇。
105/4/14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區平和里西平寮1之3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保生大帝

8.jpg

保生大帝

9.jpg

中壇元帥

9-1.jpg

黑虎將軍

10.jpg

11.jpg

12.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8站  大埔口保安宮

大埔口保安宮主祀 保生大帝 池府千歲 黑虎將軍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05/4/10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區平和里大埔口15之2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鎮殿 保生大帝

8.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7站  學甲寮慈照宮

學甲寮西平寮初祖由福建渡台寓居學甲,是時奉慈濟宮保生大帝分祀於此,
即今平東平西二里,至民國57年3月鳩資興建,至民國60年桐月八日竣工。
105/4/10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區平和里學甲寮62號之1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開基保生大帝 (原慈濟宮舊四大帝)

10.jpg

謝府元帥

11.jpg

黑虎將軍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6站  下草坔慈興宮

本宮奉祀之主神謝府元帥暨黑虎大將軍,溯自清雍正年間(西元:1723-1735年),
學甲賴姓始祖承宗公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內芝鄉溪仔尾二十五都恭請謝府四
元帥金身渡海來台奉祀於馬沙溝,後播遷於學甲溪仔墘角,斯時賴姓裔孫部份徙
居下草坔時常奉迎四元帥神尊駐香,至民國15年,為方便二庄恭請元帥神尊,由
溪仔墘耆老賴華公與下草坔宗親議定,將謝府四元帥金身及黑令旗供奉於下草
坔,香爐、鯊魚寶劍及黑虎大將軍留鎮溪仔墘,並奉請謝府四元帥香火另雕塑謝
府五元帥金身永鎮溪仔墘。
民國60年搭建慈興宮建廟籌備處並集本庄神像於一堂,民國68年拆除舊廟,同年
8月16日原地規劃重建,並於民國88年12月12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105/4/10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區豐和里美豐82之3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鎮殿 謝府元帥

9.jpg

保生大帝

10.jpg

觀音佛祖

11.jpg

池府千歲

12.jpg

黑虎將軍

13.jpg

1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5站  頂草坔保生宮

保生宮舊稱『錦繡堂』,主祀:保生大帝.觀音佛祖.虎爺;保生大帝由
學甲慈濟宮分香保生五大帝,早期由爐主家輪值供奉,後來才供奉於
錦繡堂,民國100年更名為『保生宮』,今年成立第一屆管委會。
105/4/10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鎮豐和里美和43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鎮殿保生大帝

7.jpg

保生大帝(五大帝)

8.jpg

9.jpg

觀音佛祖

10.jpg

虎爺:據說在一次繞經過程中一隻腳斷了,
之後請示接回去虎爺不願意,所以就
一直保持原貌,變成三隻腳的虎爺~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104站  下社角白礁宮

明末鄭成功偕忠貞軍民來台,本下社角第一世代祖李勝由白礁慈濟祖宮
恭奉 開基二大帝 謝府元帥 中壇元帥保護軍民於學甲西方頭前寮溪岸
登陸,在下社角定居,當時學甲慈濟宮廟地,原為塩水岸內的一趙姓所有
因重建新居吉日發生大火,趙姓者前來下社角恭請開基二大帝聖駕鎮守
營斗而安然無殃,因而發願將其所有之地,即慈濟宮廟地,供獻大帝建廟
清乾隆八年,建造草庵為廟,奉祀大帝,不久荷蘭軍兵攻台嘉義北社尾軍
夫乘機竊取大帝神像供奉於北社尾,然大帝神像聖座卻抛棄於急水溪畔
為宅子港信徒所拾保存家中,迨至民國34年台灣光復大帝連夜對下社角
李抄父子託夢,降示於同年十二月六日以前回駕學甲慈濟宮,得夢後李
長記即前往北社尾查訪,施計接近管理人,屢次捐金得其信任,至十二月
六日十時將大帝神像得手迎奉返回下社角李抄家宅供奉,宅子港信徒聞
訊大帝回駕用八台神輿恭請大帝聖座奉獻大帝安座,大帝神像被竊十六
年聖歸學甲風動爐下十三庄,至民國37年農曆七月六日擇吉恭迎慈濟宮
鎮座。
自開基二大帝供奉慈濟宮之後,隨大帝由白礁恭請來台之謝府元帥神像
仍供奉於下社角,每年選擇爐主輪流奉祀,迄未建廟,暨失瞻拜又未盡景
仰,至民國七十一年初,角中眾信徒倡議建廟於現址,於五月五日破土興
建,立名『白礁宮』,復雕塑 開基新二大帝神像乙尊,黑虎將軍乙座,於
翌年正月四日開光點眼,建廟工程於二月八日慶成入火,進宮鎮殿,謝府
元帥,中壇元帥,亦同時進宮安座。
105/4/10訪。
地址:台南市學甲區民權路22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1.jpg

新開基二大帝

9.jpg

開基 中壇元帥

10.jpg

開基 謝府元帥

11.jpg

中壇元帥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90站  佳里青龍宮

青龍宮所供奉之保生大帝金尊神像,係明永曆十五年,即清順治十八年
(西元: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民渡海來台時,為祈祐護航渡海,
軍民平安,其忠貞軍民洪文德奉命在福建青礁慈濟宮奉請之保生大帝
神像金尊,入台江內海,初登陸於古稱馬蹄埔之陸嶼(約現七股區永吉)
暫時結廬奉祀,後經含西港水路航入於土庫庄(現西港東北角處)。康熙
十二年(西元:1673)建廟奉祀,草創署名『青龍宮』。實乃追遠溯源其
初享廟食之始地-『青礁龍湫庵』。
時因神靈顯赫,住地軍民均視為精神堡壘,祈安植福,其浩蕩神庥,初廟修
葺多次,歷經九十一年春秋,於乾隆二十八年重建。
古時,含西港係當時大陸與台灣商旅船隻直駛入內地商埠土庫碼頭湖潭
唯一水路,而湖潭係鯉魚穴所形成,湖潭內鯉魚成群,古稱鯉魚潭,故往
返商旅船隻均停泊於此湖潭碼頭裝卸貨物。居民全盛含打鐵庄約二千餘
戶,庄上草廍油車林立,盛極一時,鼎盛時亦分頂.下土庫。
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庄民協議以數千圓再次重建,然滄海桑田,歷
經天災地變,地理環境隨日月而異,含西港河道日漸狹窄,庄上居民亦日漸
他遷 ,同治初年大地震,廟宇受損嚴重,同治九年當地資產家許胡,首倡發
起重建,庄內居民三百餘圓重修改建。但在光緒九年一次大風暴,又肇致
廟宇傾斜破損,當時庄眾已稀少,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土庫庄民僅存二.三十
戶,日治大正十五年(民國十五年)終至毀壞倒塌,時祭祀公業廟地管理者
許遍之子許鬧碖成立五人小組於每年大道公生土庫廟地依舊酬神演戲,後
二大帝神尊隱於安定鄉管寮民家,老大帝軟身神像則暫祀"西港慶安宮",
直至土庫居民謝寬之子謝馬力於佳里八六九番地創臨時宮廟,始迎回舊時
古廟之神尊,定廟號為"龍安宮"後因顯赫,信徒日增,當地信眾居民乃倡議
重建,並於民國七十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民國七十八年興工起造,翌年七十
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入火安座,重現巍峨大廟,奉大帝鸞示:恢復古早土庫廟
號『青龍宮』,為今日之規模。民國九十七年另於土庫舊廟地建立保生大
帝紀念公園藉以緬懷先民來台開墾之艱辛與見證古時大道公創立之基業。
106/1/15再訪。
地址:台南市佳里區延平路42號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正殿

10.jpg

開基保生二大帝

11.jpg

保生老大帝

11-1.jpg

鎮殿 保生老大帝

12.jpg

出巡 保生老大帝

13.jpg

鎮殿 保生二大帝

13-1.jpg

龍邊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供奉:註生娘娘

14.jpg

15.jpg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武聖殿奉祀:關聖帝君 武龍德君(武財神)

16.jpg

17.jpg

保生大帝  關聖帝君  武龍德君(武財神)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懸壺濟世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保生大帝紀念公園(指示牌-位於西港區中央公路(台19線)南寶橡膠廠圍牆邊)

36.jpg

38.jpg

38-1.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丙申年青礁亭遙祭福建青礁慈濟宮盛況~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961358_1157812684237251_6462944200385551416_o.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89站  大營昭靈宮

本宮係清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大營庄民捐款合建,主神:清水祖師.
保生大帝.天上聖母係先民自大陸傳來。
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因地震廟毀,居民醵金重建,戰後,民國35年重修
,民國54年舉行慶盛祈安建醮,民國69年因堂廟年久失修,遂由信徒商議重
修,至民國72年完工。
105/4/3訪
地址:台南市新市區大營里214號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鎮殿 清水祖師

10.jpg

保生大帝

11.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田都元帥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太歲殿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88站   大甲慈濟宮

據"仁德鄉志"記載,慈濟宮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西元:1714年),相傳康熙五十二
年大甲庄流行癘疾,庄民惶恐不安,乃前往月眉池慈濟宮奉迎保生大帝神像返回庄內
,為民祈求平安,瘟疫因而告絕,庄民鑒於保生大帝神威顯赫,於康熙五十三年共推耆
老許清吉發動募款建廟,主祀保生大帝,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於本庄北鄰台南機場,情
勢危急,庄民在保生大帝庇祐下相安無事。戰後,民國34年庄民為感念保生大帝神恩
,在經濟拮据下,仍共同商議籌募重修,十月竣工並舉行慶成祈安醮,爾後,民國38年、
民國40年、民國56年皆曾增建重修,民國87年,因鑑於每逢雨季廟宇屋頂漏水嚴重,神
明指示重建新廟,經管委會商議後進行重建,歷時四載竣工而成今日之貌,並於民國92
年舉行第六科五朝祈安建醮。
106/7/16再訪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大甲里行大街510號

2.jpg

3.jpg

4.jpg

5.jpg

感天大帝   保生大帝   天醫真人

6.jpg

鎮殿 保生大帝

7.jpg

鎮殿 天醫真人

8-1.jpg

鎮殿 感天大帝

9.jpg

保生大帝

10.jpg

11.jpg

龍邊供奉:註生娘娘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2.jpg

13.jpg

整座廟從門神到抬頭可見的壁畫等繪畫作品全都由繪畫家"陳秋山"

一手包辦,更長達12年繪畫,內容多元

13-1.jpg

13-2.jpg

13-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三真人介紹

20.jpg

21.jpg

22.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85站  新莊廣濟宮

本宮主祀保生大帝,並共祀玄天上帝,池府千歲尊謂"三恩主",嗣迎請中壇元帥
,李元帥,洪元帥,張公法主合祀同堂,保佑眾生,故稱"廣濟宮"。
明永曆十五年保生大帝神靈,守護民族英雄鄭成功之水師來台,神像奉祀於台南
府興濟宮後因養軍屯墾之策拓荒自治,護軍民駕臨本境曾文溪畔,就簡陋茅舍雕
塑神像,奉祀於中崙。民國十九年歲次庚午,大帝託聖夢降靈喻旨與鄉賢祖先預
謂洪水臨頭流必也改道庄社部落宜應易地,眾信徒遵旨遷徒並建廟殿於現址,地
名新庄係本宮之始,殿堂座西向東,朝迎旭日綠樹環擁,祥氣洋溢香火鼎盛,爐下
承佑,敬仰萬分,歷代昌旺,廟宇年久之修,歷經數次天災摧殘搖搖欲墬殘垣形象
舉目可見安全堪慮,故於民國七十三年歲次甲子依眾信徒之議重建聖殿。
106/7/23再訪。
地址:台南市山上區新莊里29號 

2.jpg

3.jpg

5.jpg

6.jpg

7.jpg

令牌

8.jpg

9.jpg

7.jpg

鎮殿 保生大帝

10.jpg

龍邊供奉:神農大帝   虎邊供奉:福德正神

14.jpg

15.jpg

運籤 藥籤 籤詩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香火袋   平安符  鎮宅大符

24.jpg

25.jpg

28.jpg

憨番扛廟角

29.jpg

30.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jpg

走訪保生大帝廟宇  第78站   北三舍保濟殿

北三舍保濟殿內保生大帝,原于道爺農場『五間厝昭興宮』,舊神靈顯得而
來興化救世四方騰馳,萬人受廕,俗稱「北三舍吳真人」,時值民國七十九年
荔月,眾弟子感於神恩浩大于民國八十五年桐月完成『保濟殿』,以敬神靈。
106/7/28再訪
地址:台南市新市區三舍里205號

10.jpg

11.jpg

鎮殿 保生三大帝(吳真人)

12.jpg

趙元帥   康元帥

14.jpg

15.jpg

保生一大帝(李真人)

16.jpg

保生大帝 濟世桌子

17.jpg

沿革

18.jpg

保濟殿 廟口廣場 保生大帝石雕像

7.jpg

8.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大道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